8 月 4 日,2025 年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三级跳远决赛在浙江衢州体育中心掀起高潮。广东名将吴瑞庭以第四跳 17 米 68 的惊世一跃,强势打破由李延熙保持 16 年之久的 17 米 59 亚洲纪录,同时将个人最佳成绩提升 21 厘米,以绝对优势夺冠。这一成绩不仅位列本赛季世界第二,更远超东京田径世锦赛 17 米 22 的达标线,标志着中国男子三级跳远时隔 61 年再度跻身世界顶尖行列。
破纪录时刻:技术蜕变与厚积薄发
比赛当日,30 岁的吴瑞庭以 “低开高走” 的节奏演绎逆袭传奇。首跳 17 米 16 奠定基础,第二跳 17 米 41 逼近个人历史最佳,第四跳则迎来决定性爆发 —— 助跑如离弦之箭,起跳点精准落于板端,三跳节奏流畅如行云流水,最终沙坑落点定格在 17 米 68。这一成绩将原亚洲纪录提升 9 厘米,更比世锦赛达标线高出 46 厘米,彻底改写亚洲三级跳远格局。
值得关注的是,这一突破源于吴瑞庭近年的技术革新。经历 2024 年成绩低谷后,他在教练团队支持下重构助跑节奏与起跳角度,最终在衢州赛场实现质的飞跃。“改技术的过程太痛苦了,成绩一度跌到 16 米 70,但今天终于等到了回报。” 赛后眼含热泪的吴瑞庭坦言,17 米 59 的目标已在心中萦绕十余年。
中国男子三级跳远素有 “亚洲飞人” 传统。上世纪 80 年代,邹振先以 17 米 34 的成绩长期领跑亚洲,其技术风格被誉为 “教科书级hth手机版登录·官网app下载典范”;2009 年李延熙在全运会突破 17 米 59,终结了邹振先时代的全国纪录;如今吴瑞庭的 17 米 68,不仅实现亚洲纪录的代际传承,更让中国时隔 61 年再度拥有世界排名前二的选手。
这一突破的含金量更体现在国际赛场维度。本赛季意大利名将赫尔南德斯以 17 米 80 暂居世界第一,吴瑞庭的 17 米 68 紧随其后,远超卡塔尔选手巴希姆、日本选手桐生祥秀等亚洲劲敌。国际田联官网评价称:“中国选手用一场教科书般的跳跃,重新定义了亚洲三级跳远的高度。”

东莞传奇:从体校少年到亚洲纪录创造者
出生于东莞大朗的吴瑞庭,2007 年被体校教练姚美好慧眼发掘,开启职业生涯。从市队到省队再到国家队,他用 18 年时间完成 “三级跳”:2017 年国际田联世界挑战赛川崎站首破 17 米,2019 年世锦赛选拔赛跳出 17 米 47,2021 年陕西全运会击败东京奥运会银牌得主朱亚明夺冠。此次破纪录不仅是个人职业生涯的巅峰,更让他成为东莞田径历史上首位创造亚洲纪录的运动员,为这座 “运动之城” 再添荣耀。
未来征程:东京世锦赛与大湾区主场之战
面对即将到来的东京田径世锦赛,吴瑞庭已将目标瞄准奖牌区。“四年前东京奥运会留下遗憾,这次要带着亚洲纪录去证明自己。” 他透露,团队正在针对性强化助跑稳定性与第三跳力量分配,力争在 9 月赛场冲击 17 米 80 的世界顶级水平。
世锦赛之后,他的目光将转向 11 月在粤港澳举办的十五运会。作为东道主选手,吴瑞庭期待在家乡父老面前实现全运会卫冕,同时助力广东队冲击团体金牌。“从东莞体校到国家队,这条路走得不容易,但每一步都值得。” 他表示,希望用持续突破激励更多青少年投身田径运动。
行业回响:中国田径的标杆意义
中国田径协会主席于洪臣评价称,吴瑞庭的突破 “展现了中国运动员坚韧不拔的精神”。在三级跳远项目上,中国已形成吴瑞庭、朱亚明、方耀庆等选手组成的 “黄金一代”,整体实力稳居亚洲第一、世界前五。此次全国锦标赛上,邢家梁同时刷新男子铅球全国纪录,更印证了中国田径 “多点开花” 的发展态势。
正如国际田联技术官员所言:“当亚洲纪录保持者从李延熙变为吴瑞庭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数字的更迭,更是中国田径科学化训练体系的胜利。” 这场在衢州体育中心上演的 “空中芭蕾”,不仅为中国田径注入强心剂,更向世界宣告:亚洲三级跳远的新纪元,已由中国运动员强势开启。